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刘冲冲 谷瑶镇
“水以清为贵,人以廉为尊”“阳光村务、清廉乡村”“推进清廉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沿着宜章县长村乡大井村漫步而行,一路春意黯然、生机勃勃,一道道靓丽的廉政风景线映入眼帘。“廉”味十足的建筑、绘画、古训、警句引得村民纷纷驻足欣赏。
乡村振兴,清廉先行。今年以来,宜章县持续把清廉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紧紧围绕“班子清廉、干部清正、村务清爽、民风清朗”建设目标,通过标本兼治、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整体全域推进“清廉乡村”建设,既为乡村振兴注入“廉动力”,也为美丽村居植入“廉因子”。
(相关资料图)
创新固廉 提升“治理效能”
“您反映的问题,我们已向镇纪委报告,目前正在核实,将及时给您反馈……”近日,宜章县五岭镇邓家湾村纪检员在村级公共事务监督室接待群众来访时说道。
规范“小微权力”运行,是宜章县纪委监委推进清廉乡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着力点。今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事务监督机制,紧盯9类27项村级公共事务运行风险点开展监督检查。同时,对村级公共事务监督实效按照A、B、C、D四级进行动态评价,奖勤罚懒,推进村(社区)公共事务高效运行。今年一季度,已对19个乡镇的37个村(社区)进行了监督检查,分类定级A级村1个、B级村8个、C级村22个、D级村6个,印发通报2期。
玉溪镇江波头村在本次被监督检查中,因村纪检员业务不熟、资料收集归档不及时等问题,综合评分为51分,被定级为D类村。日前,根据评价考核办法,该县纪委监委对玉溪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和江波头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了约谈提醒。
监督促廉 擦亮“村居底色”
“我们对国家的补贴政策不是很清楚,有时会对村干部产生误解,现在有了纪委的监督,我家有多少钱一看就晓得了。”宜章县里田镇桅子村村民乐呵呵地说道。
今年来,宜章县纪委监委持续深入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统筹县乡村三级纪检监察力量,紧盯乡村振兴政策落实、项目资金使用和项目实施等领域开展监督检查,通过实地走访、查看资料、入户调查、开展座谈会等方式对乡村振兴领域关键环节和重点人员跟进监督,着力打通乡村振兴政策资金落实落地的“中梗阻”。
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该县纪委监委逐一建立台账,第一时间向相关单位反馈,督促立行立改;对不能立即整改完成的,督促制定方案、限期整改,并将整改进度纳入日常监督检查内容,将整改过程作为解决问题、建章立制、堵塞漏洞、推动工作的有效举措,将整改成效作为回应群众关切、赢得群众满意的最终目标。今年来,共处置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监督问题线索36条,处理10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2人,追缴资金30余万元。
文化润廉 扮靓“清廉颜值”
“这位将军告诫亲友,凡事要讲规矩,不能做违背政策规定的事情...”近日,宜章县五岭镇分水村纪检员向来参观萧新槐故居的游客真情讲述开国中将萧新槐的清廉家风故事。
“我们因村制宜,巧妙嵌入‘廉’元素、精心打造‘廉’景观,让村民、游客在欣赏山水田园风光、放松愉悦心情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廉洁文化熏陶,做到寓廉于景、寓教于游。”宜章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廉洁文化教育引导激励浸润作用,深入挖掘宜章乡村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资源中的廉洁基因,通过开展“制作一条廉洁文化长廊、吟诵一条廉洁格言警示、讲述一则廉洁文化故事”等活动,营造崇廉尚洁浓厚氛围,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征途中吹起一缕“清风”。
“建设清廉乡村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效举措。”宜章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把清廉乡村建设作为基层“微腐败”治理的重要抓手,强化对村级小微权力的制约监督,持续为乡村振兴战略保驾护航。